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简述
一、商贸流通产业是现代物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产业。
国务院于2012年8月和2012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实现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增强、国内市场环境明显改善等发展目标;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要求。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支持,例如,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2013年发布《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明确规划重点,支持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的意见。
二、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7万亿元,仅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687.4亿元,随着我国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将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分别达到30万亿元、76万亿元,商贸物流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三、现代化商贸技术逐步形成。
当前,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正在形成,技术与应用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商贸物流朝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商务部支持传统商业物资储运企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引导工商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方式,深化细化专业分工,实行主辅分离,推动物流市场化、社会化。将不断鼓励发展将物流服务嵌入到制造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嵌入式第三方物流;鼓励发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物流;鼓励发展农产品物流,形成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多种产销衔接模式。
五、商贸物流内部结构不断调整,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迅猛发展。
从物流主体结构来看,多元化流通主体继续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速度将会加快;从具体的品种来看,农产品物流、食品物流、药品物流、冷链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等直接关系民生和社会安全的品种的发展空间将会加大;从物流功能环节来看,配送、包装、加工、信息服务等发展速度快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服务;从区域结构来看,农业和农村物流将更加受到重视,物流服务由东向西、由城入乡的趋势会更加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增强,我国流通领域由过去单一的百货业态,发展为多种业态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迅速成长;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迅猛发展。